为了纪念在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三千多名解放军指战员,眉县、扶风、岐山三县县委、县政府于1953年修建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至今历经了六次改扩建,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是集宣传教育、参观悼念、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园林式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占地46亩,陵园内安葬着700多名为祖国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烈士忠骨,烈士陵园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陵园引导区、陵园入口、烈士群雕广场、服务管理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纪念碑广场、烈士墓区和战役纪念馆等。 在这片激情燃烧的热土上,扶眉战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已典藏在历史辉煌的画卷中,成为永远的丰碑。现在的扶眉战役纪念馆,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优雅而肃穆,在苍松翠柏丛中安葬着700多名烈士的忠骨。改扩建后的扶眉战役纪念馆占地45亩,主要由引导区、花岗岩群雕、纪念园、纪念碑广场、战役纪念馆、多功能电教厅及服务管理区组成。 一、引导区包括牌坊、停车场、草坪,并在陵园路两侧种植松柏,营造庄严的氛围。 二、花岗岩群雕包括彭总雕像、烈士雕像、将军雕像以及战役群雕。 三、纪念园包括指挥扶眉战役的4位兵团司令员雕像和国防教育展廊。 四、纪念碑广场由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等组成,广场两侧绿草、鲜花成茵,是举行悼念活动的重要场所。 扶眉战役纪念碑高19.49米,象征着扶眉战役在"1949年"取得胜利,碑身由纯白大理石镶砌而成,纪念碑南面雕刻有"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鎏金大字。 五、新落成的战役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共1560平方米,纪念馆内步行呈倒"U"字型,形如苍穹,寓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万古流芳",布设扶眉战役介绍和烈士遗物、文史资料两个展厅,八部分内容,第一展馆的内容是战前形势、作战准备、钳马打胡、欢庆胜利,第二展馆的内容是革命英烈、光辉历程、将星璀璨和缅怀先烈。主要通过丰富真实的战役历史文字资料和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等背景介绍,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对扶眉战役全过程进行全景式的展示,使纪念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民解放的战争史,缅怀纪念革命英烈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纪念馆展示着王震、刘华清、习仲勋、傅全有、贺敬之、闫揆要、马文瑞等领导的题词、题字,陈列着战旗、锦旗、奖章以及缴获敌人的部分武器和报话器材等烈士遗物千余件,主要有二兵团四军十师师长刘懋功、31团团长王学礼、营长马成林用过的望远镜,战斗英雄李珍吹过的军号,于建军烈士曾经用过的砚台,张遵吉烈士的家书,武德彪等烈士用过的图章,战斗英雄张福来、李锡贵的立功证书和用过的军毯、穿过的军鞋等,战役珍贵资料25卷、3442张,每年清明节期间展出机枪、步枪、手枪等部分武器,同时还备有电动沙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扶眉战役敌我双方兵力布局和作战路线。 六、多功能电教大厅和接待服务中心,电教厅内有高档电教设备和资料,一次可接待200多人,接待中心主要是为参观者提供休息场所。 2005年,在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的关心下,省发改委拨专款修建了多功能电教大厅和宿办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