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凤翔斜谷造船务”遗址位于宝鸡眉县斜谷村,这里曾是全国第二大造船厂。由于这里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冶铁资源,北宋时期凤翔府辖内造船业十分发达,成为北方造船中心。凤翔造船场当时名称叫“凤翔造船务”,场址在凤翔府辖下的眉县斜谷,又称“凤翔斜谷造船务”。
附录
包拯《请权罢陕西州军科率》奏章全文如下:
一、凤翔府斜谷造船务每年造料额船六百只, 方木物料等,自来分擘与秦陇凤翔府诸处采买应付。庆历六年、七年材料等共三十二万, 见欠七万有零。庆历八年材料等共二十一万七千有零, 全欠。 一、斜谷务又打造咸阳陕府桥脚船四十四只, 合用材料共三万一千有零, 见配买次。 一、修河椿橛共四十五万一千六百五十二条, 系七州科买。 一、上京材木共九万三千一百五条, 各系大料木植, 十四州科买。 一、采斫澶州河中府缆索竹一百五十万三千八百二十竿, 见差人司竹监斫次。 一、买上供肉羊兔千口, 系十九州军。 一、买紫草一万斤, 系十州军。 一、买红花四千斤, 系六州军。 右具如前。臣勘会风翔府造船场,每年额船六百只, 其方木料,并是本府并陇州量支官钱收买, 及于秦州采斫, 所差衙前例各赔钱一二千贯, 前后人户破荡家产不少,每户锢身者不下三两人, 经年未得了当。时准三司牒, 买修河椿橛四十三万馀条, 亦于永兴等七州军配买, 此之常岁, 多两倍已上。并河中府澶州要缆索竹一百五十万竿,见差人司竹监斫次。今又准三司牒,采买上件材木九万三千条有零, 亦是分配永兴等十四州收买。缘并系大料木植, 只是秦州出产。又闻深入番界, 采斫至难。其馀不产州军,须至差衙前分买。况陕西州军一年之内三五次, 各是大段料配, 兼又钱法改更之后, 民间即日大段不易。若稍不行宽恤, 则疲困之民无保全之望。虽详省中书札子, 住九年、十年科买, 又只闻说肉羊、紫草、红花之类, 并是小可物色, 亦易为应付。所有逐年买造船场材木物料及椿橛等,最为大害, 乞赐详酌指挥, 权与蠲免。
包拯的这本奏章上呈后,得到了宋仁帝皇帝恩准,“罢秦陇所科斜谷务造船材及罢七州所赋河柱竹索皆数十万”。从而使造船场摆脱了困境。这段史实及奏章原文在《宋史》、《包拯集》(宋·张田)、《包公正传》(屈春山·李良学著)等史料中均有记载。 关于这段轶事,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杨永兴先生,眉县档案馆馆员何鸣洲先生曾有专门研究,著文分别发表在《陕西档案》2005年第4期和《眉县文史资料》第10辑,有兴趣者可以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