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祠又名陈宝夫人祠,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境内。 公元前747年即秦文公19年,秦文公率部下狩猎。渡过渭河,到秦岭北麓的陈仓山,见到一块赤红色上有云彩花纹的肝状石头,以为神物,便带回陈仓城中修祠供奉起来,并经常祭祀,祈祷上天给秦人以福禄,此祠名曰:陈宝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迷信的装点,这块肝状的“陈宝”愈加神奇,变成了“宝鸡”,再后“宝鸡”又被神化为美丽、贤能、威力无穷的陈宝夫人。相传秦文公得到“陈宝”的9年后,有一位猎人到陈仓狩猎,捕获了一只怪兽,似猪非猪,不知是什么兽,便拉来献给文公。路上又碰见两个小孩,告诉猎人说:“这怪兽是姑娘变的妖精,常常钻进坟墓里,啃吃人的脑浆。”猎人一捉,便捶打这只怪兽的头,准备打死。突然怪兽说起话来,言道:“这两个小孩是一对男女,都是陈仓的宝贝,捉住男的能称王,逮住女的能逞霸。”猎人一听又立即捉拿这两刊、孩,但转瞬间,两个小孩却变成了一对漂亮的鸡,母鸡飞入了陈宝祠中,公鸡飞向了南阳。于是人们便在陈宝祠中塑造了一尊和世俗人一样的年轻美貌的少妇塑像,并称她为“陈宝夫人”,用她代替了那块似肝的石头。既有夫人,必有郎君。人们凭借想象,又给陈宝夫人创造了一位恩爱绸缪的丈夫。说这位丈夫即陈宝郎君,在河南叶县,所以叫他叶君, 每年定期来陈仓与陈宝夫人团聚。来时,又常在夜间,雷鸣风吼,身带五色光彩,从天而降直至陈宝祠中。每当此时,满山遍野的锦鸡齐鸣。因此,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取鸡鸣之现状的含意,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陈宝夫人祠在秦和西汉时期列为国祭,皇帝常来祭祀。 公元前31年,汉成帝刘骛的丞相匡衡,上表皇上“王者以其礼制事天地因异世所立而继之”。建议成帝不要再兴师动众,劳命伤财地到胨仓祭祀陈宝。谁知,事不凑巧,罢祭陈宝祠的当年,出使匈奴的右将军长史姚尹等还朝时,出塞百余里,便遇暴风火起,姚君等7人被烧死。第二年初,陈仓一带又刮了一场罕见的大风,竟将甘泉竹宫中一百余棵大树连根拔起。加之,汉成帝从作太子时就十分好色,当了皇帝又广选美女,可始终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原预计这年皇后要生龙子,但却未怀孕。火起、树拔、绝嗣本都是正常的自然灾害和生理现象,却都被成帝与罢祭陈宝祠连系在一起,于是便构成了匡衡的弥天大罪,遂被罢相。可惜学识渊博、连任两朝丞相的匡衡,因罢祭陈宝祠竟被荒唐的帝王断送了政治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