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49年11月,前身是宝鸡市民众教育馆,后几经更名,搬迁,1980年7月定名为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宝鸡市群众艺术馆是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组织与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培训群众文化在职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搜集、整理、保护、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2005年以后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也是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宝鸡市基层文艺骨干培训中心、宝鸡市中老年活动培训中心设在馆内。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的职能 在全市开展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所有群众文化活动,以及陕西省文化厅、宝鸡市文化局及政府有关上级部门交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承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职能; 对群众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故事、曲艺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演出、展览进行辅导、培训和实施; 组织文化交流团队进行文化交流; 面向社会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辅导、培训各门类业余文艺骨干及文艺爱好者; 管理、辅导各类馆办业余文艺团体; 进行馆站指导,辅导、培训文化馆站专业干部; 负责全市群文工作调查、研究;开展群众文化理论及各专业学术理论研究; 编辑出版发行群文信息、群众文艺创作、理论刊物和各类业务资料; 搜集、整理、保护、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的发展历程 1927年建立宝鸡民众教育馆,后几经易名、迁址,1949年停办。 1949年7月宝鸡解放。11月,在西大街原民教馆处成立了宝鸡市人民文化馆,下设斗鸡、东大街、西大街三个阅览室和一个由专职艺人组成的曲艺组,主要开展图书借阅、扫盲识字、收集文物,举办展览和管理民间职业剧团等。 1953年6月改名为陕西省宝鸡文化馆,下设群艺、宣传、社教三个股,编制由原7人增至13人,馆址亦由西大街迁至东大街,行政上由专署代管,面向全地区。 1955年7月又改名为"宝鸡市文化馆",由市文教局领导,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均不变,但活动范围在市区以内。1956年7月,撤销斗鸡阅览室,成立了"宝鸡市斗鸡文化馆",1957年7月,西大街阅览室撤销。 1959年1月,宝鸡改为大市,3月,将文化馆改为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编制如前,下按公社设益门、太白、虢镇、斗鸡、金台、县功、坪头七个文化馆。 1961年10月宝鸡专署成立,市区划小,又将金台、斗鸡、益门三馆并入群众艺术馆,改名为宝鸡市文化馆,下设秘书、群艺、文宣三个股,馆址在二马路。将原金台文化馆馆址改为阅览室,原斗鸡文化馆馆名不变,统由文化馆领导。 1972年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与文化宫合并,统称市文化馆,馆址在今市工人文化宫。1974年分开,单设宝鸡市(地区级)文化馆,并开始筹建新馆。1975年新馆建成,位于经二路97号。办公楼5层,活动楼6层。 1980年7月改名为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编制35人,下设美术摄影、政秘、戏曲、音乐舞蹈、文化馆站、少年活动6个组。1983年将少年组交给市少年宫,1985年将各组改为调研、美术摄影、艺术辅导、宝鸡民间文学编辑部4个部和办公室。1990年改为群文部、辅导部、美术部和办公室3部1室。 1997年改为业务部和办公室两大部室。 2006年9月起改为办公室、艺术辅导部、美术摄影部、群文工作部、非遗保护部、信息网络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办公室等七个部室。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的历任主要领导 1949.11-1951.7 负责人 陈宝林 1951.9-1952.1 馆 长 王次霜 1952.2-1953.1 馆 长 陈子才 1953.2-1953.9 馆 长 任文博 副馆长 马启真(1953.2-1955.7) 1953.6-1955.7 馆 长 许毅生 副馆长 李生邦(1956.3-1958.9) 1957-1963 馆 长 贾培 1959.3-1961 馆 长 杨和风 1963.9-1968 馆 长 王维真 党支部书记 王维真(兼) 1968.7-1971 负责人 吴增坤(革委会主任) 1972-1975 负责人 李景阳(革委会主任) 李全昆(革委会副主任) 1974-1976 负责人 王杰(革委会副主任) 1974-1982 副馆长 王瑶安(革委会副主任) 1978.5-1979 馆 长 冯友仁 副馆长 张醒民(1979.5-1980) 李玉成(1979-1982) 党支部书记 冯友仁(兼) 1980-1983 馆 长 张策 副馆长 李玉成 党支部书记 王维真 1983-1985 馆 长 安正中 副馆长 柴廷枢(1984-2001) 党支部书记 张柏拂 1985-1990 馆 长 张柏佛 副馆长 柴廷枢 刘太明(1987.11-2004) 党支部书记 张柏拂(兼) 党支部副书记 刘太明(1987.11-1993.7) 1990-1992 馆 长 孙继凯 副馆长 柴廷枢 刘太明 党支部书记 张柏拂(1984-1993) 1993-2006.6 馆 长 赵德志 副馆长 柴廷枢 刘太明 王华新(1998-2003) 党支部书记 赵德志(兼) 2006.6-2007.11 馆 长 赵德志 副馆长 徐林会(兼) 党支部书记 徐林会 2007.11-2008.4 馆 长 赵德志 副馆长 王冰莹 王炳智 党支部书记 徐林会 党支部副书记 乌晓莉 2008.4-2009.1 馆 长 徐林会 副馆长 王冰莹 王炳智 党支部书记 徐林会(兼) 党支部副书记 乌晓莉 2009.1-2011.8 馆 长 徐林会 副馆长 王冰莹 王炳智 党支部书记 乌晓莉 2011.8-2016.1 馆 长 徐林会 副馆长 叶启明 王炳智 王冰莹 马云霞 党支部书记 乌晓莉 2016.1-2016.11 馆 长 乌晓莉 副馆长 叶启明 王炳智 马云霞 2016.11-2018.3 馆 长 乌晓莉 副馆长 叶启明 王炳智 马云霞 党总支书记 王炳智 2018.3-2019.9.11副馆长 叶启明 王炳智 党总支书记 王炳智(主持工作)。 2019.9.11-2020.2.28 馆 长 叶启明 党总支书 记王炳智(兼副馆长) 副馆长 薛昌辉 2020.2.28- 馆 长 叶启明 党总支书 记王炳智 副馆长 薛昌辉 麻 艳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内设部门 办公室 办公室是本馆党务、行政、后勤管理综合职能部门。负责全馆的人事、劳资、财务、统计、文秘、档案、计划生育、安全保卫、车辆管理、环境卫生、老干服务、接待工作等全馆党务、行政、后勤事务的管理及协调工作;负责全馆的基建、维修、购置和公产的管理;协助馆领导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管理文化产业、以文补文等经营性活动。 主任: 尉超伟 电 话: 0917-3212735
艺术辅导部 艺术辅导部是本馆基础业务部门之一,为策划、组织、辅导、实施各类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部门。策划、组织、实施上级交办的、本馆自办的以及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对全市县区文化馆站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干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文艺爱好者进行艺术辅导培训,组织文艺创作,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管理馆办各业余艺术团队等。 现有业务人员4人,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人,助理馆员1人。 主 任: 麻 艳 电 话: 0917-3231100
美术部 美术摄影部是本馆基础业务部门之一,为策划、组织、辅导、实施各类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的部门。策划、组织、实施上级交办的、本馆自办的以及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举办的大型美术、书法、摄影活动;对全市县区文化馆站美术、书法、摄影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业余爱好者进行艺术辅导培训,组织书画摄影创作,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等工作。同时负责馆内美术展厅、民间美术陈列馆的管理。 现有业务人员7人,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人,助理馆员4人。 主 任:郑 敏 电 话: 0917-3212468
群文工作部 群文部是本馆基础业务部门之一,为全市基层馆、站建设及群众文化活动的业务指导部门,也是宝鸡市群众文化学会的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文化馆、站及社区业务工作的联络、指导;辅导培训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社区的管理干部;承担群众文化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编辑出版全市群文工作的指导性内部报刊《宝鸡文化》,负责群文学会日常工作等。 现有业务人员3人,其中馆员2人,助理馆员1人。 主 任:朱亚飞 电 话: 0917-3202340
非遗保护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是本馆基础业务部门之一,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的部室。负责全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工作计划、组织、审核;完成年度非遗的普查、登记、传承、文献的相关工作;对各区县非遗工作开展进行辅导、培训、验收;审核、协助、检查馆内其他部门的开展与非遗有关的各项活动。 现有业务人员3人,其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2人。 主 任: 薛昌辉 电 话:0917-2828821
培训部 是本馆业务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年度培训计划,辅导培训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社区文艺骨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创作、业务培训活动;组织好全年各类免费艺术培训活动。做好培训部各类培训活动的前中后期工作。 现有业务人员2人,其中馆员2人。 主 任:刘梅娟 电 话:0917-2828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