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招聘 医疗 住宿 装修 建材 房产 招聘 医疗 住宿 装修 建材 宝鸡租房,宝鸡招聘,手机维修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宝鸡医院,宝鸡中医,宝鸡名医,宝鸡心理咨询,宝鸡按摩,宝鸡皮肤病
宝鸡特产,宝鸡绿色食品,宝鸡野味,宝鸡食疗,宝鸡市场,宝鸡商场,宝鸡布艺
城市切换  宝鸡企业名录  宝鸡网址导航  宝鸡网店导航  网上办事导航  手机扫描导航  正典手机网  全国名站导航  正典信息收录
搜索信息
搜 全 网 搜 本 站
  当前查询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乐器琴行 > 中国历代古琴鉴赏(宋-清) 点击 发布资讯信息  
中国历代古琴鉴赏(宋-清)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早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于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用以概括汉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造型优美,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琴漆表面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是历代存世古琴是古琴爱好者及收藏家的深爱之物。
    以下介绍宋至清的部分存世古琴。内容来自网络,难免有误!



南宋  龙吟虎啸  仲尼式  王世襄旧藏

    此“龙吟虎啸”古琴为仲尼式,以虫蛀古桐材所制,通身髹以黑漆,久经使用,手指袍袖磨擦处露栗壳色漆,蛇腹断满布其上,古气盎然。琴背池上刻隶书“龙吟虎啸”四字,其下嵌一片古玉。琴通长122厘米,额宽19厘米,尾宽14厘米,四五徽间最厚处达6.5厘米。琴面金徽13枚,弧度浑圆头尾一致。腹中左刻寸楷一行为“松雪道人”。青白玉轸足极光润。合缝严紧,天地柱均极牢固,周边断纹通天为未经剖修之器。略一勾拨音清越琳琅发金石之声,尤如环佩之音来自天际。这种琴音与宋人辑《琴苑要录》所述“琴为无声之乐,务存细紧”的要求相合,显然,是一张具有古人欣宾特点的宋琴,与那种胶合缝半开天地柱脱落的宋琴之音,自然有泾渭之别了。据闻琴为赵松雪故物,其子孙世守先人手泽直至后裔赵鸿雪,其流传之序如此。

    2004年荣宝春季拍卖会上,这把有近千年历史的古琴,在众多买家二十多轮的争夺下终以385万元成交,创造了宋代古琴拍卖的最高价。



宋  混沌材  伶官式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琴长123.5cm,肩宽19.2cm,尾宽14cm。面漆黑红相间,蛇腹断纹,琴背细密流水断纹。龙池上方刻行书“混沌材”,下方行文“羲皇人已杳,留此混沌材,想是初开辟,声音妙化裁。完然一太璞,解愠阜民财,不凿庄生窍,古风尚在哉”。款署“会稽黄镇仲安跋于皖江”。曾由夏莲居珍藏。

 


宋  万壑松  仲尼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琴长128.5cm,肩宽20.2cm,尾宽14.5cm。黑漆,蛇腹间牛毛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楷书“万壑松”,两侧刻文“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间尽有同名器,认尔当年万壑松。”后有题款。曾由已故津门琴家宋兆芙珍藏。

 


南宋  阴涧激石  仲尼式

长宽厚:弦长113cm,通长123.2cm,肩宽18.8cm,项宽17.8cm,尾宽13.8cm,厚5.8cm 。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通身发蛇腹及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梓木底板,金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龙池下方右侧刻“阴涧激石”;左侧刻有两小方印,分别为一阴刻,镇光注印、一为刻星石。

制作特点:标准“桐天梓地”,木料漆灰俱厚,加上作工精良,故历经数百年后 发“金石声”,有苍古、润透之妙。

 


南宋  高山流水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宽(肩18,尾13.3),厚4公分。

漆色断纹:粟壳色漆,冰裂断纹,木质苍古呈紫金色。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金徽,玉轸及雁足。岳山、龙龈为老海棉木所制。

琴背铭文:龙池上刻篆书琴名“高山流水”四字。龙池下刻“子子孙孙珍宝”大方印。

备注:此琴曾珍藏在明代定明宫中,一太常侍告老还乡之时,由宫中流入民间。发音松透古朴。

 


宋  易武鸣泉  仲尼式

长宽厚:弦长112cm,通长122.5cm,肩宽19.5cm,项宽18cm,尾宽14cm,厚6cm。

漆色断纹:黑漆面栗壳色底漆,为鹿角灰制。龟壳断纹。

琴材配件:松木面板梓木底板,底板曾经重修。

音色:苍老宏亮,具金石声。

琴背铭文:易武鸣泉,邓时海藏宋琴于一九九九年云林人。

备注:底板重换

 



宋  海月清辉  仲尼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琴长117.5cm,肩宽18cm,尾宽12.5cm。栗壳色漆,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隶书“海月清辉”,下刻篆书“干隆御府珍藏”印。两侧有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日修等人题铭。清代曾由热河行宫珍藏。

 


宋  松雪  仲尼式

长宽厚:长119.2,宽(额18.2,肩19.5,尾15),厚5.5公分。     

漆色断纹:栗壳色及暗朱漆,发流水及牛毛断纹,鹿角灰胎中混有“八宝灰”。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金徽,玉轸,玉雁足。紫檀木制岳山及承露,冠角、龙龈则以红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隶书琴名“松雪”二字。龙池左方刻行书铭文“南海劳泮撷游山携此”;其下刻“芹”字小圆印一方;龙池下刻篆文“冰(风)之音”大印一方。

 


宋  南风  变体连珠式  山东省博物馆藏

    此琴长126.5cm,肩宽22cm,尾宽18.6cm。栗壳色漆,外罩黑漆,蛇腹间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南风”,两侧刻“天圆地方,龙风翱翔。南熏一曲,物阜民□。”池下刻“御书之宝”印。纳音内刻“延佑元年”(1314)“山阴道人造”为后人所加款。

 


南宋  鹤舞龙翔  连珠式

长宽厚:长124.5,宽(额19,肩19.3,尾14),厚4.6公分。

漆色断纹:面为朱漆间栗壳及黑漆,底则为朱漆,俱发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面底皆杉,螺钿徽。岳山、承露、冠角、龙龈、轸、雁足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额镶素身白玉一块。

琴腹款识:龙池内左方刻楷书“白沙子”三字。

琴背铭文︰轸池下方刻楷书琴名“鹤舞龙翔”四字。龙池下刻大印两方,其一为阴刻“岭南友琴斋珍藏”七字,其二为阳文“何氏仲子玉铭重修”八字。

备注︰清代广东藏琴家何玉铭生卒不详,民初琴宗杨时百于《琴学丛书》中载有香山何氏收藏。

 


宋  片玉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5,宽(额17,肩18.2,尾13.3)厚5.2公分

漆色断纹:栗壳色漆,面发冰纹断,断纹俱鼓起呈剑锋状;底经重修,隐现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 桐面杉底,螺钿徽,牛角轸,紫檀木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识:龙池内纳音两旁刻行书“同治己已上海玉清宫静芗道人张鹤为  广东顺德  黄葵生先生重修”。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隶书琴名“片玉”二字。

备注:张鹤为清代名琴家祝桐君弟子,曾于同治六年刊行《琴学入门》琴谱,百余年来流传甚广。

 


宋  鸣凤  变体连珠式  管平湖旧藏

长宽厚:长126,宽(额20,肩23,尾16),厚6.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原髹栗壳色漆,后朱漆修补,琴面呈大小蛇腹兼牛毛与小冰裂断纹,琴底断纹不甚规则。

琴材配件:木轸,玉雁足,红木岳山,月白钧窑瓷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楷书“鸣凤”二字。龙池两旁刻行书铭文四句“朝阳即升,巢凤有声。朱丝一奏,天下闻名”十六字。池下近足处刻外圆内方印,双钩篆文“中和之气”四字。

制作特点:连珠式变体。桐木制,造型端庄浑厚,面宽而扁,项、腰作连续四弧,龙池与凤沼作三连弧形。池内纳音微隆,琴首正面镶嵌椭圆形玉雕“翔凤”为饰。

 


南宋  友  落霞式

长宽厚:长122.5,宽(额17,肩20,尾14), 厚4.6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暗朱漆,因经前人多次重修,故断纹已隐。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白牛角轸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皆紫檀木所制,琴额镶龙纹白玉一片。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隶书琴名“僊人友”三字。

特点:琴材朽旧,面弧宽扁,按弹音韵洪松–尤以下准为然,重修琴面时见面漆下有旧漆达七、八层之多,足证年代古远。

 


南宋  片秋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1.8,宽(额17.9,肩19.5,尾14),厚4.9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松木面板,螺细徽,玉轸,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俱紫檀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以朱漆书写楷书琴名“片秋”两字。龙池下刻“嘉靖四十三年八月造姑洗律”共十二字。然其书法刻工皆非明代风格,鲜为后人所知。凤沼下刻篆文“郑府之宝“大印一方。

 


宋  鸣泉  仲尼式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蛇腹及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象牙轸及雁足; 岳山、承露、龙龈、冠角、等均以紫檀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书篆琴名 “鸣泉” 二字。

 


南宋  号钟 迭山  仲尼式

长宽厚:长 118,宽(肩17.5,尾12.5),厚4.3公分

漆色断纹:面为朱漆,呈紫金色,蛇腹断纹兼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琴材配件:金徽,玉轸。

琴背铭文:琴背池上刻名“号钟”,下署“迭山”。池旁刻“东山之桐  西山之梓”,“合而为一  垂千万古”。

备注:迭山,名谢枋得,南宋著名诗人。

             


宋  紫琼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6,宽(额17,肩20.2,尾13.5),厚5.5公分。

漆色断纹:原有不规则蛇腹断,修复后略有断纹。

琴材配件:象牙轸及雁足。螺细徽。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书琴名“紫琼“二字。龙池右上方刻铭文“其质也若琼树之直 其色也若穷华之精 其声也若琼筩之脆与琼管之清 吾与  子手挥而目送也 又若天风荡荡吹下飞琼 安伯道兄属铭 剡曲王棨之“。龙池左上方刻铭文”江风清江月莹 安得成连移我情 铿吾有感夫紫琼 紫琼十二琴楼主人物也 主人精音律善蓄琴 紫琼尤为温和清亮 予以亲弗尝受业为琴弟子 迩岁兵燹琴楼旧物半化焦桐 窃紫琼恐亦作劫灰中物矣 丙寅冬 余客三山 安伯甥亦乔寓于此 出琴相示知广陵虽邈 遗制犹存 余与先生沆瀣一气 既喜紫琼独寿 益深成连海上之思 因感而识数语 同治六年二月杨庭镛铭 范多璜书“。龙池右下方刻铭文”峄阳之木阙名曰桐 度材制器肇始神农 法天下地上下感通 朱弦疏越与瑟同工 愔愔之德有养斯融 当秋月皎方春花浓 高山流水伯牙遇钟 筝琵妖冶细响皆空 如玉之润如晶之莹 嘉名肇锡其曰紫琼 安伯尊兄属铭 江上庭镛“。龙池左下方刻铭文”天苍苍云茫茫 仙之山兮元鹤翔 仙之人兮舞霓裳 仙风冷冷兮铭玉佩之铿锵 伊弹者谁兮 行将与子逍遥乎白云之乡 多璜为 安伯仁兄制铭 丁卯春仲“。龙池下方刻铭文”尔声则扬尔得斯彰 君(子)比尔于玉 匪谓尔音之琅琅是益念 先人之手泽兮 逃烈火于昆冈 将宝此以贻百世兮 弗改弦而更张 秋斋先生蓄古琴十二 紫琼其一也 戊午粤寇犯蒲城室庐荡然 而此琴独为 公文孙安伯副郎携之行筴得免于难 越十年余访 副郎于福州寓斋 焚香拂几出以见示 益信天下奇宝默默中自有呵护而 副郎谨守 先泽夷险勿渝 则其克绳祖武之志 即此可见矣 爰为之铭以志庆幸 戊辰正月上元日 邗上□□□“。凤沼右侧刻隶书”十二琴楼第一材“七字,左侧为”蒲城祝氏家藏“篆书长方印。

 


南宋  潇湘水云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宽(额17.4,肩19.8,尾14),厚5.4公分。

漆色断纹︰黑漆及栗壳色漆,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岳山、承露、龙龈、冠角、轸及雁足等皆以紫檀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书琴名“潇湘水云”四字。龙池两旁刻行书对联“一曲流水传天籁  三弄梅花泛暗香”。龙池下刻“云气时流十指间”篆文印一小方及小楷“唐健垣珍藏”五字。

 


南宋  灵峰神韵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5,宽(肩19.3,尾13.8)公分。

漆色断纹:黑漆及栗壳色漆,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 岳山、承露、龙龈、冠角、轸及雁足等皆以紫檀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书篆琴名 “灵峰神韵” 四字。龙池左方原有小楷铭文一段,因经前人重修,只剩开首“此琴”二字。龙池右方刻篆书对联“□雨石□响  流云山气灵”。龙池下方刻“雷音” 二字篆文印一方。



元  月明沧海  神农式  上海博物馆藏

    此琴长118.5cm,肩宽18.3cm,尾宽12.5cm。原黑漆,后补罩栗壳色漆,琴面有颇为罕见的梅花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月明沧海”,下有“纯阳子”印。腹内书“至正壬辰(1352)十月上旬、东海云林生监造”。

 


元  舌底鸣泉  凤势式

长宽厚:弦长107cm,通长119cm,肩宽18cm,项宽14.5cm,尾宽12.5cm,厚6.5cm。

漆色断纹:黑漆面栗壳色底漆,鹿角灰掺玉石粉。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梓木底板。

音色:苍老声小,清柔韵长。

特色:琴材漆灰特厚,体重大(4150克)。

 


元  一天秋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0.5,肩宽18.3,厚6.2公分。

漆色断纹︰黑色间栗壳色漆。底、面俱发蛇腹与流水断纹,间有梅花断纹。

琴材配件︰面桐底梓,象牙琴轸,螺钿徽。岳山、雁足、冠角、龙龈、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式︰内有墨书蝇头小楷数百字,今则漫漶( huàn),不可辨矣。

琴面铭文:琴额上有篆书琴名“一天秋”三字。

备注:此琴线条流畅,做工精雅,琴音清圆透润,韵味悠长。“一天秋”原为梅庵派琴家徐立荪先生珍藏。

 


明  飞瀑连珠(宁)  飞瀑连珠式

    古琴“飞瀑连珠”,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应为:宁、衡、益、潞,传世宁王琴海内仅此一张,为宁王孤品),它为明宁王亲制,到现在已有 500 多年。这张琴,琴面散布着一排排细密的“断纹”(琴过200年以上方能产生“断纹”)。朱权改“连珠”琴式而首创“飞瀑连珠”琴式。

 


明  响泉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5,宽(额18,肩19.5,尾12.5),厚 5公分。

漆色断纹:原琴通体髹黑漆,呈蛇腹间流水断纹。其上栗壳色漆补,乃1999年修琴所留。

琴材配件:红木轸,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响泉”二字。龙池两侧有草书诗文一联。右为:百衲□来五音斯传;左为:清浊醇和合乎天地。龙池下方有篆书印一方。

琴腹款识:琴腹内有朱书于龙池两侧,右为:康熙辛未年秋日吉旦;左为:古□□□□重修。

制作特点:仲尼式,桐木制。百衲,琴面通体由棱形木块拼接。琴体依稀可辨三角波浪纹路。然,是否真为百衲,存疑。

 


明  玉韵  仲尼式(益)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此琴长124.2cm,肩宽19cm,尾宽13.2cm。黑漆,小蛇腹断及冰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草书“玉韵”,两侧刻“圆润静芳铿玉韵、翕纯□绛契韶音”。纳音内刻有“大明万历七年(1579)岁次己卯孟冬之吉”等文。

 


明  龙吟  落霞式(益)  杨新伦旧藏

长宽厚:长127,宽(额17.6,肩19.6,尾12.3),厚5.4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朱漆,俱发蛇腹、流水及牛毛断纹,朱漆下为栗壳色底漆。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象牙徽及轸、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皆紫檀木所制,琴额镶龙纹白玉一块。

琴腹款识:龙池内左方刻楷书“潢南道人监制”六字。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书琴名“龙吟”二字。

 


明  中和  潞王式(潞)

长宽厚:弦长111 cm,通长120cm,肩宽18.2cm,项宽16.5cm,尾宽14cm,厚cm。

漆色断纹:黑流水断(面),冰制断(底)。

琴材配件:金徽。

腹款:月印长江水 风微滴露清  会到无声处 文和太古情敬-主人。

 


明  中和  列子式(潞)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琴长124cm,肩宽19.5cm,尾宽14.5cm。髹褐黑两色漆,蛇腹断带细密流水断纹。额及琴面嵌有各色珍奇宝石,珠光宝气,居存世潞王琴之冠。背面龙池上方刻“中和”,下有题诗。纳音内刻“大明崇祯戊寅岁(1638)季秋潞国制第八号”。

 


明  中和  列子式(潞)

    潞王制中和琴。琴额刻有干隆刻书“第十二号”。琴腹刻“潞王自署楷书款,大明崇祯甲戌(1634)岁潞国制壹佰玖拾陆号”。琴底刻:干隆御题隶书“中和”干隆御题七言绝句行书“古锦囊韬龙门琴,朱弦久歇霹雳音;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干隆御题”,“见天心”朱文篆书印。潞王自赋自题五绝“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轻;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敬一主人”,“潞国世传”篆书白文印。干隆御题楷书“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右贯休句”,“天府珍藏”篆书朱文印。

    明潞王号敬一(1608-1646),善书画,尤嗜古琴,据传曾斫琴三百,并编有琴谱《古音正宗》。故民国夏莲居《弦外音。渠园外篇。题潞琴》诗三首曰:

    劣制庸材滥宋唐,琴林亦自有沧桑;潞藩三百今于几,飞鸟群中孤凤凰。

    良骥几曾逢伯乐,爨桐何意遇中郎;赏音若是寻常事,今古无人咏董房。

    名斫艳称雷与张,几人拄指验宫商;奇音自足超凡想,不必清皇字数行。

    此琴于1998年8月3日北京瀚海拍卖,以人民币 28.6万元成交。



明  泽材  仲尼式  北京翰海拍卖

    此琴于1995年10月7日北京翰海拍卖,以16.5 万人民币成交。

 


明  蕉叶  蕉叶式  郑颍荪旧藏

长宽厚:长123.5,宽(额17,肩18.5,尾13.5),厚5公分。

漆色断纹:原黄栗壳色漆,修补时面底改髹朱漆,唯琴头尚留原漆。通体呈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玉徽。

制作特点:蕉叶式,桐木制。琴面弧度较大。琴首无护轸(凫掌),而以高三厘米的叶柄相代。琴首及琴面中央有一长条形浅沟,琴底中央有一相映的凸棱,乃仿蕉叶之茎。琴首叶茎右侧刻楷书“冰丝碧”,左侧刻“紫玉鸣”。琴身两侧边缘略有起伏,形似蕉叶之边。此琴曾由著名琴家郑颍荪珍藏。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明  清梵  仲尼式  王世襄旧藏

    此琴为仲尼式, 形制秀巧,通体黑漆,正面大蛇腹纹,背面蛇腹纹,但斜行,是琴底取材不正的原因,池内两侧各刻楷书一行“天启元年春  钱塘郑方斫”。池上“清梵”两字篆书,池下“乾坤清气”圆印,“集庆贻珍”方印,均填漆金。池右刻印三方。已用漆灰填平,印文尚可辨认。自上而下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天游阁”阳文印,“泰清”阴文印。据后二印知为顾太清遗琴。顾太清为清代满洲第一女诗人。琴池左刻铭文两行,款识一行,均隶书“勿贵知音,勿尚识趣。悟到忘音,乃通音具,宇情者谁,千古一遇。丘野求为庶先开士题。”下“野求”、“叔真”两印。铭文刻后字口未填漆髹金,时代在顾太清之后。


明  奔雷  仲尼式  故宫博物院藏

    此琴长127.6 cm,肩宽19 cm,尾宽15.6 cm。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

 


明  倪元璐琴  仲尼式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琴长122cm,肩宽20.5cm,尾宽14cm。髹朱漆,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有篆书铭文,下方刻钤记。倪元璐(1594-1644),明天启进士,官至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明  松石间意  仲尼式  重庆市博物馆藏

    此琴长122cm,肩宽19cm,尾宽13.5cm。黑漆,琴面蛇腹断纹,底细密流水断纹,背面项间右刻行书“松石间意”,左刻“吴趋唐寅、绍圣二年东坡居士”。龙池两侧刻明代祝枝山、文征明、沈周、张灵及雁门文彭的题诗。

 


明  小递钟  仲尼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

    此琴长120cm,肩宽19.8cm,尾宽12.7cm。原黑漆,后加朱漆修补,牛毛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小递钟”,右刻隶书铭文“峄阳良材,雅中风律。空山有人,呼之欲出。养之以和,守之以一。海上遗音,退藏吾室。”其下有“孙晋斋同赏、景其浚”印。孙、景均为晚清京城著名琴师和收藏家。此琴曾先后由已故琴家郑颖荪、汪孟舒珍藏。

 


明  万壑松风  仲尼式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琴长116cm,肩宽18.4cm,尾宽14cm。枣红色兼墨色漆,龙鳞断纹及冰裂纹、牛毛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万壑松风”,两侧刻民国间琴家杨宗稷隶书长文题款;龙池与凤沼间,刻雷逾识文一篇。下方刻诗一首,署“庚辰七夕玄楼主人题”。玄楼主人即湖南琴家李静别号。

 


明  寒泉漱石  仲尼式

    此琴全长121cm,制于明嘉靖六年。琴背面龙池两侧刻有四句诗“声非郑卫(古时,郑,卫两国的音乐,指淫靡之音),音杳筝琶。悠然太古,吟啸烟霞”,落款是“板桥”。专家们在仔细鉴定后认为,这张琴是明代杨继盛所制,后被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珍藏,诗句和琴名均出自板桥之手,笔体是典型的郑氏风格。

 


明  砚雪  蕉叶式  山东省博物馆藏

    此琴长119 cm,肩宽18.6 cm,尾宽13 cm。黑漆,蛇腹断纹。北面龙池上方刻篆书“砚雪”,池内纳音两侧刻“大明崇祯古吴张顺修作,荆□□藏”。

 


明  玉箫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6宽,(额18.2,肩20.6,尾13.2),厚5.4公分。

漆色断纹:鹿角灰胎,通体髹黑色漆,呈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玉箫”二字。龙池两侧有隶书古诗“贤无暇兮温润音协律兮涤扬,彼嘉乐兮君子德斯沼兮允灭兮。”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琴体浑厚,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平坦。

流传概略:此琴流传于民间,最后为北京知音辛元增珍藏。1963年国家购得此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



明嘉靖  元丰材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5.5, 宽(18,肩19.4,尾13.5)厚5.1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栗壳色漆,发蛇腹、流水、牛毛及梅花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均以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识:龙池内左方有倒向行书墨迹“新会高大林重修 时光绪己亥”

琴背铭文:龙池下方刻行书铭文“元丰材 嘉靖制 康熙修 光绪继  前千古 后十世 征此铭遗弗敝”。

 


明万厉  朝阳鸣凤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4,宽(额17.8,肩19.2,尾13.3)厚5.3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栗壳色漆,俱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牛角轸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均以紫檀木制成。

琴腹款识:龙池内纳音两旁有墨书两行,仅见十余字“万历戊子秋豫章…获古桐精…”。凤沼内有墨书两行共十字“南昌涂嘉宾按古式精斲”。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篆书琴名“朝阳鸣凤”四字。龙池两旁刻行草书铭文“朝阳既升 巢凤有声  朱弦一奏 天下文明”。龙池左方近琴之边缘有篆书铭文“朱弦古调 不改其乐 听其自然破我寂寞  铁衡题”。龙池之下有篆文“治世之音”大印及“铁衡长物”小印各一方。

 


明  石上流泉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1 ,宽(额17.5,肩19,尾13.4),厚5.6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蛇腹、流水及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面梓底,金徽,玉轸,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书琴名“石上流泉”四字。龙池下方刻篆文“世宝”印一方。

 


明  银河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6.3,宽(额18.3,肩19.6,尾14),厚5.6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蛇腹、流水、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牛角轸,犀牛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龙池两旁倒刻行书铭文“玄云荫其上 翔鸾集其巅  清露润其肤 惠风流其间”。龙池上方倒刻篆文“银河”大印一方。

 

 


明  清商  仲尼式

漆色断纹:面底皆栗壳色漆,虽经重修,仍见小流水及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牛角轸; 岳山、承露、龙龈、冠角、雁足等俱以紫檀木制成。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篆书琴名 “清商” 二字。龙池两旁刻隶书两行共十六字。

 


明  仙佩迎风  仲尼式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及栗壳色漆,俱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牛角轸及雁足; 岳山、承露、龙龈、冠角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书琴名 “仙佩迎风” 四字。

 


明  八宝灰  仲尼式

年代:明 成化(1465-1487)

长宽厚:长123.7 ,宽(额17.6,肩18.6,尾 13),厚6.5公分。

漆色断纹︰黑漆,八宝灰。面、底皆现流水及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面梓底,螺钿徽。牛角制轸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均紫檀木所制。轸池、龙池、凤沼及足池外围均镶贴紫檀木。

琴腹款式:龙池内两旁有墨书两行“此前明成化年物也名曰龙吟先君锐石得于  羊城市肆光绪辛巳三月李君仰南为之重修”。凤沼内两旁有楷书铭文“此明成化制龙吟琴癸酉  仲春沉氏砚琴斋藏并记”。

 


明  中和  仲尼式

长宽厚:弦长111,通长120.6,肩宽18.7,项宽17.5,尾宽13.5,厚5.8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为栗壳色漆,通身发蛇腹及流水断纹;仲尼式。

琴材配件:数十块六角形的桐木合组制为面板、底板为梓木,蚌徽,象牙轸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方刻有人字行书“中和”二字。龙池下方刻有行书铭文如下“丙戌夏日得白市中归而抚之 其声铿然得天地中和之气 故以名之并劳涵斋三弟刻之 金源佐贤”。

制作特点:以小木胶撮作面板著称“百衲琴”。据载乃唐李勉所创,其作虽已不传,惟未明各代尚有仿效。真百衲琴甚为稀罕,实不多见

 


明  龙钟  仲尼式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俱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玉轸,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篆书琴名“龙钟”二字;龙池下刻篆文“世宝”二字圆印。

 


明  云泉  仲尼式

长宽厚:长117.5, 宽(额16,肩18.7,尾13),厚 6.8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栗壳色漆间黑漆,发流水及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岳山、承露、冠角、龙龈、轸、雁足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行书琴名“云泉”二字。

 


明  海表龙音  仲尼式

长宽厚:长 119.5,宽(肩18,尾13),厚 4.5公分。

漆色断纹:黑漆,蛇腹断纹兼冰裂断纹。

琴背铭文︰池上刻琴名“海表龙音”二字。池下刻“吟涛响松”。



明  轻雷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8,宽(额18.2,肩20.5,尾13.5),厚4.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被麻。呈龟背间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隶书“轻雷”二字。下刻草书“振万物乎虺虺(huī huī),独纤尘乎霏霏。无妄飞而无折催,是之谓天随”二十四字。

琴腹款识:龙池左侧刻“大唐开元三年雷氏造”九字。

制作特点:仲尼式,桐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微隆。

 


明  浣尘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宽(额19.5,肩19,尾13.8),厚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朱笔写“浣尘”。

制作特点:仲尼式,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

流传概略:此琴曾由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珍藏,后捐赠国家。

 


明  金风吹玉佩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3,宽(额19,肩20,尾12.5),厚4.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琴面呈大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翠玉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有草书“金风吹玉佩”五字,填以金漆。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琴面宽阔。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

流传概略:此琴原为杨新伦(1898-1990)先生藏品,羊城琴人聚会长爱抚弹,1960年杨先生捐给国家。

 


明  珊然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4.5,宽(额19,肩19,尾13),厚6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凤沼间自尾向首方向刻篆书“珊然”。龙池上方刻篆书长方形印“干□八年象山氏□”,下接方印“浦浮激□”。

制作特点:仲尼式。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四周镶竹片,有内斜梢度。

 


明  崇昭王妃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9,宽(额19.5,肩21,尾15),厚4.6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琴面呈小流水断纹,琴底呈大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玉雁足,红木岳山镶以老竹。

琴腹款识:龙池两侧刻隶书款字,右为“明万历己未岁孟秋吉旦”;左为“敕理国事崇昭王妃钟”,均填以朱漆。凤沼内亦刻有楷书两行,右为“遣典宝黄进”;左为“仪宾刘东聚监造”。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琴面浑圆、弧度较大,琴底平坦。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琴首嵌以长方形“翔凤”玉雕为饰。

 


明  真趣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宽(额18,肩18.9,尾13.6),厚5.1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面呈大蛇腹断纹,底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红木雁足,金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草书“真趣”。龙池左侧刻草书铭文两行“白石仙人得真趣,奇缘希与知音遇,相携偕隐云深处。”落款为“一峰先生属铭,丁亥夏汪建侯题”草书十三字。

琴腹款识:纳音右侧刻楷书“赤城朱远”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较平。

 


明  玉壶冰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5,宽(额17.2,肩18.5,尾12)厚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蛇腹间冰裂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玉壶冰”,下有方印刻“石长所藏”。龙池下方刻隶书“可行清玩”,下有落款“云生刻于大吉祥之室”。

制作特点:仲尼式,桐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四周镶竹片。

 


明  高山  仲尼式

长宽厚:长118.5,宽(额18.2,肩19,尾13.5),厚5.6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栗壳色漆,后朱漆修补。琴面呈流水断文,琴底呈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红木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楷书“高山”二字。

制作特点:仲尼式,桐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

 


明  霜钟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4 ,宽(额19,肩20,尾13),厚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呈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红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草书“霜钟”。龙池右侧刻“崇祯四年六月八日”。龙池左侧刻“石齐□□□整”。龙池下刻楷书题识四十八字,落款“同治六年岁次丁卯仲吕月(农历四月),渔梁后学祝庆年重修于古无诸城并铭”。其下有篆书印二方。凤沼上方刻篆书“心田撒扫净无尘”一长方印。凤沼下琴尾右刻篆书“十二琴楼第二才”;琴尾左刻篆书“浦城祝氏家藏”六字长方印。

流传概略:此琴制于1631年,1867年福建蒲城清代琴家祝桐君重修并题刻铭文。曾由福建琴家王介眉珍藏。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较高。琴体圆浑宽宏,琴面微弧

 


明  韵磬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4,宽(额18.5,肩20,尾13),厚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蛇腹间龟背、冰裂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玉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韵磬”。龙池右侧刻“巫山夜雨弦记湘秋水波拍□□”。龙池左侧刻“白碧黄金有定侯高山流水少知音”。龙池下方刻篆书印“□□琴室图书”。

制作特点:仲尼式。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微隆。

 


明  雪江涛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8.6, 宽(额19.6,肩19,尾12),厚 5公分。

漆色断纹:鹿角灰胎,胎较薄,表面髹黑漆,呈小蛇腹间流水断。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有隶书“雪江涛”,内填金漆。

制作特点:仲尼式,肩在二徽余处,桐木制。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池内纳音呈脊状。

 


明  淇竹流风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0,宽(额18,肩19,尾13),厚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红色底漆,表漆黑色,呈大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金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有隶书“淇竹流凤”,填以金漆。池沼间有一篆书方印。

制作特点:仲尼式,杉木制。琴体浑厚,琴面弧度较大。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较平坦。岳山后加有红木镶嵌。



明  墨庄  神农式

长宽厚:长118.5cm, 宽(额,肩17.5cm,尾11.5cm ) 厚4.5cm。

漆色断纹:牛毛断纹。

琴背铭文︰琴背池上刻琴名“墨庄”二字,下刻“墨庄”和“王翰鸣”之小方印。 龙池下刻“琴为 墨庄 其名缘结翰墨正义心声 其体空洞 其响真清 弦中雨急指下 波平明月皎洁 凉风送迎应明顺令随性陶情 成连未远 求其友生戊辰仲春墨庄 王翰鸣题”。

 


明  凤鸣  递钟式

长宽厚:长120,宽(额16.8cm,肩17.5cm,尾12.5cm),厚 5.4cm。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玉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凤鸣”。龙池右侧刻隶书“彩凤出丹丛 黄鹤来玄圃”。龙池左侧刻隶书“不作寻常鸣 壹声回太古”。

制作特点:递钟式,桐木制。

 

x

明  秋岭鸣鹤  号钟式

长宽厚:长 119.5,宽(额 19.5,肩 19,尾 12.8),厚5.9cm。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琴轸、雁足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行草书琴名「秋岭鸣鹤」。

制作特点:面板为多块小片桐木胶合而成,古人称之为百纳琴,底板由两段木拼合而成。龙池及凤沼皆为圆形。

 


明  玉涧鸣泉  神农式

长宽厚:弦长113cm,通长123cm,肩宽19cm,尾宽13.5cm,厚6cm。

漆色断纹:黑漆面略带栗壳底漆。琴身布满大小流水断、冰裂、龟壳断纹。神农式。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 梓木底板。

琴腹款识:龙池腹内右侧刻有“崇祯三古吴张敏修制”。左侧刻有款已风化模糊,难以辨认。

琴背铭文:玉涧鸣泉

 


明  棱枷山民  递钟式

长宽厚:长115,宽(额19,肩19,尾12),厚 6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深栗壳色漆,呈流水间冰裂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龙池左侧刻篆书“棱枷山民”四字。

制作特点:递钟式。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纳音微隆。

 


明  松涛  绿绮式

长宽厚:长123, 宽(额16.8,肩19,尾14),厚5公分 。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后朱漆修补,呈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池上方刻古诗一首,二十八字。 雁足间刻草书“松涛”。

琴腹款识:龙池内纳音突起,上刻太极图。

制作特点:绿绮式,桐木制。琴额镶一圆形玉佩。圆形龙池,长方形凤沼。

 


明  天风环佩  仲尼式

长宽厚:弦长115.5cm,通长12cm,肩宽19cm,项宽17cm,尾宽14cm, 厚6.5cm。

漆色断纹:黑,大蛇腹镶螺钿征。

琴背铭文:龙池下方刻篆书方印。龙池上方刻有隶书“天风环佩”小山居士藏于结草楼,劳氏珍藏(印)。龙池旁刻“古木之精,成此片玉 霜月皎皎 松风谡谡 对君写怀,归来一曲,举子偕隐不惊宠辱。辛卯寒日,长龄铭六舟书并刻字”。

 


明  天风云佩  落霞式

长宽厚:长121,宽(额17,肩19.5,尾13.5)厚5.8公分。

漆色断纹:原琴通体髹黑色漆,呈精美小蛇腹断纹,至九十年代,琴体蛀朽严重。漆面残损多处。1999年重修时以栗壳色云朵状漆补。

琴材配件:原琴轸,足皆无,补以红木轸、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有篆书“天风云佩”。龙池下方刻篆书方印“南云山樵”。凤沼上方刻篆书长方印“伍氏□游曾藏”。

制作特点:落霞式,桐木制。琴额微凹。

 


明  云泉  落霞式

长宽厚:长128,宽(额14,肩18.,尾13)厚4.2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栗壳色漆,后朱漆修补,呈蛇腹间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螺钿徽。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隶书“云泉”。其下刻篆书“合天地之味通神明之德”。龙池、凤沼间刻方印“缜□殿宝”。

制作特点:落霞式。冠角刻鱼形一对。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四周镶竹片。纳音突起。

 


明  凤凰来鸣  变体连珠式

长宽厚:长126,宽(额21,肩22.5,尾15)厚5.5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间冰裂断纹,琴底为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有楷书“凤凰来鸣”。

       池右刻楷书铭文“蓬莱仙境幽清,□来凤来齐鸣”。

       池左刻行书“音合□桐时势”六字,落款为“□耳听”。

       龙池下有篆书大印“太古正音”。

制作特点:连珠式变体,桐木制。琴面浑圆、弧度较大,琴底亦作拱形,项、腰四弧。龙池凤沼均为扁圆三连弧形。此琴曾由郑颍荪珍藏。 

 


明  宗器  连珠式

长宽厚:长127,宽(额19,肩19.8,尾15),厚4.8公分。

漆色断纹:黑漆,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红木轸,红木雁足。

琴背铭文:龙池上方刻篆书“宗器”。

     池下刻隶书铭文“声兮非桐响兮非丝□籁形籁妙合归壹”十六字,落款为“守拙子铭”。

琴腹款识:腹内写有楷书“崇祯四年季冬造”。

制作特点:连珠式,桐木制。龙池、凤沼均为圆形,纳音呈乳状隆起。此琴原为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明  仲令  正合式

长宽厚:长116.2,宽(额17,尾12),厚4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琴面发蛇腹断纹,底则有牛毛断及十数小园圈略似梅花断纹。

琴材配件:面、底俱松木,琴腹正对龙池、凤沼处以桐木块镶贴成假纳音,螺细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隶书琴名“仲令”。龙池上刻楷书款“道光壬辰黄飞云”,款下尚刻篆文“飞云翰墨”印一方。



清  残雷  落霞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琴长119.8cm,肩宽19.3cm,尾宽13cm,现藏故宫博物院。髹黑色光漆。背面轸池下方刻魏体书“残雷”,其下刻书“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款题“谭嗣同作”。此琴为清末爱国志士谭嗣同监制。

 



清  啸月  落霞式  上海博物院藏

    此琴长123cm,肩宽19cm,尾宽12cm,漆色黑中带红。背面龙池上方刻“啸月”,下有两印“岭南有琴斋珍藏、何氏仲子玉铭重修”。

 


清  云涛鸣泉  神农式

长宽厚:弦长108cm,通长117cm,肩宽20cm,尾宽14cm。

漆色断纹:黑漆面,琴侧略现流水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梓木底板。

琴腹款识︰大清光绪巧月夏庭秀重勒。

琴背铭文:云涛鸣泉。

 


清康熙  雍和  连珠式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发蛇腹间流水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钿徽。岳山、承露、龙龈、冠角、轸及雁足等俱以硬木制成。

琴腹款识:龙池内圆形纳音旁有小楷墨书“康熙九年…”十字。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隶书琴名“雍和”。

 


清光绪  山水清音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1.3,宽(额17.5,肩18.4,尾13.5),厚5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深栗壳色漆,未见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牛角轸。雁足、岳山、承露、龙龈、冠角、龈托等俱花黄梨木制。

琴腹款识:龙池内两旁刻行书两行共二十一字“光绪庚寅中黄钟之宫 无竞居士选材命工依法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篆书琴名“山水清音”,其下又刻行书“第二”。龙池之下刻篆文“广雅堂”长方大印。龙池之下刻铭文“无竞居士者  南皮张之洞别号也  相传造琴百张  流布人间  此其一也  甲午仲春王生香识”。

 


清道光  响泉  仲尼式

长宽厚:长122.8,宽(额18,肩19.2,尾13.2),厚5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无断纹。

琴材配件:桐面松底,螺钿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龙龈、冠角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识︰龙池内纳音两旁有倒向墨书小楷两行共十九字“道光己亥秋湖南宁乡县王左泉置木司欧明万”。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篆书琴名“响泉”。

 


清咸丰  清夜钟  仲尼式

长宽厚:长119.5,宽(额17.9,肩19,尾12),厚5.6公分。

漆色断纹:原为朱漆,于琴名附近面漆剥落处可见,其后改为黑漆,未见断纹。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细徽,牛角轸,乌木雁足。岳山、承露、龙龈、冠角等俱以红木制成。

琴腹款识:龙池内两旁倒刻隶书两行“咸丰庚申锦江叶介福监制,梓工何涌山造”。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大字篆书琴名“清夜钟”。

 


清  玉振  仲尼式

长宽厚:长103,宽(额14.7,肩16,尾11.7),厚4.9公分。

漆色断纹:朱黑漆相间,未见断纹。

琴材配件:面底皆松木,螺钿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铭文:轸池下刻隶书琴名“玉振”,龙池下刻小楷“烈炎珍藏”。




本篇由: 正典查询 编辑发布。                    如有异议敬请联系 0917-3200114 予以解决。
公司地址: 宝鸡市天同国际 微信/QQ: 未知
乘车路线: 欢迎使用“正典查询网”发布您的业务信息 公司网址: http://www.zd158.cc/
   
关注指数:5446
  资讯信息
中国历代古琴鉴赏(宋-清)
  当前查询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乐器琴行 > 中国历代古琴鉴赏(宋-清) 点击 发布资讯信息  
 
宝鸡网购商铺导航更多网购商铺
宝鸡机床配件
宝鸡钛合金大全
宝鸡市钛业
宝鸡市工矿配件
宝鸡钛批发
宝鸡健康食品
陕西特产食品店
陕西特产美食店
秦韵美食
岐山家乡味道
开通城市: 宝鸡 
友情链接: 宝鸡恒鑫海绵厂  宝鸡轩辕礼品  博科石油机械  鹤柏麻辣烫  住阁亮制漆  8000家  大公网  第一人才网  拍拍赚  快码众包  宝鸡优秀企业联展  本地国级品牌联展  本地省级企业联展  本地市级企业联展  行政区划  国家数据  街景地图  卫星地图  话说陕商  秦游  儒家网  陕西文化信息网  列表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  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便民查询网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太原市宝鸡商会  国家网信办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  世界互大会联网  习近平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讲话  国务院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意见  商品查询  国际商品分类  宝鸡公共就业服务网  博雅地名网  工标网  创客中国  宝鸡人才网  算法背后的数字伦理 
版权所有:正典查询网 陕ICP备2024029982号 联系电话:0917-3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