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读杨老师随笔《大医精诚》,我的的确确读出了一个“大”字—— 大品质、大情怀、大气象。 宋人苏东坡言:“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魏文帝曹丕曰:“文以气为主,气以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 是的,读杨老师文章,读的是字、品的是韵,而吸取的是“气”!是”大气”! 气者何为?气是内相而非表相,气只可静静品咂、默默玩味,气、不足为外人道也!迦陵先生叶嘉莹教授说:“能一字一句讲解出来的诗,不是好诗。”诚哉斯言! 气者何来?气来自于洒脱地游走在各种学问之间的博闻强志;气来自于素养深厚而心态悠然的逍遥自在;气来自于独具各性而又能启人深思的黄钟之鸣;气来自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随意挥洒。一言以蔽之,气是包举宇内、横有八荒的各种学问的综合体。 纵观文革后复出的作家,最有魅力、而且魅力最为长久的,不是丁玲、吴强那样的作家,也不是蔡仪、孔罗荪那样的理论家,而是俞平伯、钱钟书、施蛰存、汪曾祺、黄永玉、流沙河等那样的“学者型”作家。 是故:杨老师之作,非作家之作,而是学者之作也! 形而下者之谓器,形而上者之谓道。” 杨老师不是在操器,而是在述道啊! 钻冰居士 2019-04-16
更多相关资讯点击阅读; 大医精诚 再谈企业家的第一等资质 刘记饸饹王小传 宝鸡刘记饸饹 千河生态黑猪养殖场 尼采名句集锦 品诺口腔
|